剖腹產的孩子,注定天生不凡?



在我們的認知中,「剖腹產」是稀鬆平常的生產方式之一。不過,在古早的年代裡,「剖腹產」是非常特殊且稀有,也使眾人認定,能由「剖腹」誕生並存活的孩子,應該是上天註定要成就不凡事業的英雄豪傑。
剖腹誕生的神話
回顧過往數千年,世界各地的歷史都不乏由剖腹產誕生的偉人。這時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例子,大概是羅馬時期的終身獨裁官─凱薩 (Caesar)。
因為剖腹產的英文寫法是「Caesarean section」,許多國家會將其翻譯為「帝王切開術」,也直覺地認為這裡的「Caesarean」指的就是凱薩,並以此推論凱薩正是經由剖腹產下的英雄之一。不過,凱薩的母親不但在產後順利地存活,還是後續教導凱薩的重大推手,所以應該不是曾被切開子宮的女人,因為當時剖腹的死亡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根據古羅馬作家暨哲學家老普林尼的記載,經由剖腹而誕生的,應該是凱薩的先祖之一,而不是凱薩本人。
其實,不管是「Caesar」或是「caesarean」,都源自於拉丁文中代表「切開」之義的「caedere」一字,由剖開媽媽腹部產下的孩子叫做「caesones」。因此也有人認為「Caesarean section」單純地就是指「切開術」,和凱薩家族完全不相干。
剖開子宮的信仰
人類嘗試施行剖腹產的歷史其實相當久遠。早在西元前1700年,巴比倫王國就曾留下剖腹產的紀錄,而古埃及人會在孕婦死亡之後打開子宮檢查胎兒的狀況。西元前600年的印度醫師開始強調,當孕婦不幸身亡後,要趕快開刀,若速度慢了,那孕婦腹中的胎兒就會不保。這時持刀的人很少是醫師,而是孕婦的先生、孩子的爸爸。幾乎都是因為孕婦死亡或性命垂危,父親們為了搶救小孩才會剖開子宮。

志志的醫界奇觀
查看全部網誌:《外科失樂園》 http://www.chihchih.net/
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ihchihworld
電子郵件:chihchihworld@gmail.com
著作:
2007《外科失樂園》平裝本出版社(筆名:小志志)
2012《刀下人間》時報文化出版
2012《醫療崩壞─沒有醫師救命的時代》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2《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華成出版
2013《公主病,沒藥醫!》華成出版
2013《護理崩壞》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3《刀下人間》盛大文學出版(簡體版)
2013《臺灣的病人最幸福》臺灣商務出版
2013《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商業周刊出版
2014《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貓頭鷹出版
2014《肚子裡的秘密》臺灣商務出版
2015《醫龍物語》活字文化
2015《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2》貓頭鷹出版
2015《圖解婦幼生活醫學:日常保健一看就懂》木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