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掛網只會更空虛!三招遠離「速食快樂」

記得有回到學校演講,對象是一群從前叫「國二」,現在叫做「八年級」的同學,也就是13、14歲的年紀。
那場演講的內容主要是告訴年輕的孩子們要探索自己的興趣,並持續地投入。如果不希望在畢業之後過著乏味枯燥的罐頭人生,便一定要去找到自己的興趣,在獲得快樂的同時,也有機會走出不同的未來,這才是值得用生命去追求的價值。
演講的末了有位老師提問說:「發掘興趣、追求快樂當然很好,可是如果問現在的孩子『你的興趣是什麼?』,他們的回答大概都是『上網是我的興趣,整天打電動最快樂』,那該怎麼辦呢?」
相信這是非常普遍的問題,也是相當關鍵的問題,這牽涉到一個很根本的核心,「什麼是快樂?」
打電動、逛街購物、整天掛網是「快樂」嗎?
當然很快樂,不過這些叫做「速食快樂」。
為什麼孩子們很容易沉溺在充滿聲光效果的電玩裡?因為我們的眼球會本能地追蹤跳動、閃爍的影像,而且電玩能夠帶給人腦大量且立即的刺激,讓我們感到興奮、開心或有趣,很自然地會沉溺其中。不過,任何沉迷過電玩的人(包括我自己),應該都曾在不眠不休的奮戰之後,感受到深沉的寂寞與空虛。「速食快樂」就是如此,來得快,去得也快,這樣的快樂是空洞且極其短暫。
當孩子沉迷於電玩世界時,其實我們不能責怪他們,因為會受到「速食快樂」所吸引本來就是生物的天性,但是大人們都必須回過頭來檢討,有沒有教導孩子區辨「速食快樂」與「真實快樂」的能力。

志志的醫界奇觀
查看全部網誌:《外科失樂園》 http://www.chihchih.net/
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ihchihworld
電子郵件:chihchihworld@gmail.com
著作:
2007《外科失樂園》平裝本出版社(筆名:小志志)
2012《刀下人間》時報文化出版
2012《醫療崩壞─沒有醫師救命的時代》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2《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華成出版
2013《公主病,沒藥醫!》華成出版
2013《護理崩壞》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3《刀下人間》盛大文學出版(簡體版)
2013《臺灣的病人最幸福》臺灣商務出版
2013《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商業周刊出版
2014《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貓頭鷹出版
2014《肚子裡的秘密》臺灣商務出版
2015《醫龍物語》活字文化
2015《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2》貓頭鷹出版
2015《圖解婦幼生活醫學:日常保健一看就懂》木馬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