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難癒恐是鼻竇炎 醫授三招舒緩兼保養!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教授李達人指出,鼻竇炎的關鍵問題在於「鼻竇缺氧」,只要無法維持正常通氣,發炎就可能持續惡化,甚至增加併發症風險。

良醫問診良醫問診 撰文者: 曾耀儀2025-05-02

許多人鼻塞、流鼻涕誤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卻沒意識到這可能是鼻竇發炎的警訊。台灣約有三百萬人罹患慢性鼻竇炎,特別是在空氣污染嚴重、人口密集的環境下,鼻部健康更容易受到影響,導致發炎反覆發作,轉變為慢性鼻竇炎,進入漫長且繁瑣的治療過程。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教授李達人指出,鼻竇炎的關鍵問題在於「鼻竇缺氧」,只要無法維持正常通氣,發炎就可能持續惡化,甚至增加併發症風險。因此,正確預防並避免病程進入慢性期至關重要。以下為口述紀要:

鼻竇是頭骨內的空腔,分布於鼻腔周圍,負責調節空氣溫濕度、殺菌抑菌,並過濾空污(致癌物),對呼吸與免疫系統至關重要。當鼻竇因感染、過敏或結構異常導致黏膜發炎腫脹,阻塞鼻竇開口,使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時,就可能引發鼻竇炎。

鼻塞、鼻涕倒流好不了
恐是慢性鼻竇炎造成

急性鼻竇炎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常發生在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後期,多數患者在四週內改善;若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則可能是慢性鼻竇炎造成。大部分的慢性鼻竇炎患者與鼻部結構異常或長期過敏有關。其中,過敏性鼻炎、鼻中膈彎曲與鼻息肉是常見的誘發因素。鼻中膈是分隔左右鼻腔的軟骨結構,正常應位於正中間,若彎曲過度,會導致鼻腔氣流不均,影響鼻竇的通氣與分泌物排出,增加細菌滋生風險,進而引發鼻竇炎。而過敏性鼻炎則會導致鼻黏膜腫脹,連帶影響鼻竇黏膜缺氧,使氣流受阻、分泌物滯留於鼻竇內,為細菌提供適合繁殖的環境,最終引發慢性鼻竇炎。簡言之,鼻竇炎的核心成因在於鼻竇缺氧,這不僅是因為鼻塞阻礙空氣進入,還與氣流異常有關。健康的氣流需經由前鼻閥的調節與壓縮,使空氣形成細微的噴射流,才能深入鼻腔深部,確保鼻竇獲得充足氧氣,避免缺氧引發炎症。

不同於鼻炎的清澈水狀鼻涕,鼻竇炎的一大典型症狀為濃稠鼻涕,除此之外,還會有鼻塞、鼻涕倒流、咳嗽等,嚴重者會出現頭痛、耳朵悶塞、嗅覺減退,甚至增加胃食道逆流風險。

內科治療關鍵三步驟
三種情況須考慮手術治療

治療鼻竇炎可分為內科與手術兩大方向,依病情嚴重程度選擇適當方式。針對初期輕微的鼻竇炎症狀,使用洗鼻器沖洗鼻腔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日常保養方法,有助於清潔鼻腔、舒緩不適。再者,根據患者需求給予抗組織胺或含血管收縮劑的藥物,幫助緩解鼻塞與過敏症狀。若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竇炎,多數情況下可在一至兩週內自行康復,但若症狀持續超過兩週,則可能為細菌性感染,此時須使用抗生素治療。即使進入抗生素治療階段,洗鼻與抗組織胺仍是輔助治療的重要手段,應持續使用,以提升治療效果。

針對慢性鼻竇炎患者,若藥物治療無效,或因結構問題導致症狀持續,可考慮手術治療。此外,若鼻竇炎已引發併發症,手術也可能是必要選項。其中,鼻竇內視鏡手術是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如同鼻中膈彎曲手術,屬於微創手術,可移除病灶並改善鼻竇通氣,但須注意,若手術不夠微創易導致空鼻症。此外,部分案例顯示,透過鼻閥重建手術,能夠讓氣流順利通過鼻竇開口進入鼻竇腔,使鼻竇缺氧的情況改善、分泌物排出,即使不做鼻竇手術,鼻竇炎也能自然痊癒。

鼻竇炎本身並不可怕,真正棘手的是演變為慢性鼻竇炎,不僅治療難度大幅提高,也可能進入漫長且反覆的照護過程。因此,預防勝於治療,若平時有鼻部不適,應盡早就醫檢查,防止惡化。

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鼻過敏

除了使用洗鼻器或蒸氣吸入器外,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腳踏車等,也有助保養鼻腔、預防鼻部疾病。運動時建議盡量以鼻呼吸,才能發揮最佳保養效果;而重量訓練、耐力訓練等,則可能導致鼻腔充血,反而影響通暢度,建議鼻部敏感者適量減少這類運動的比例。再者,研究顯示,鼻腔溫度每降低攝氏五度,免疫功能便會減半,這是因為鼻腔黏膜具有熱縮冷脹的特性,吸入冷空氣會使黏膜膨脹,氣流速度變慢,以加溫空氣保護肺部。因此冬季容易出現鼻塞,若需要在戶外運動,建議配戴布口罩幫助保暖鼻腔。

值班醫師:李達人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傑出校友、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進修
經歷:廈門長庚醫院副院長、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部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鼻科科主任、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現職: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教授、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用口呼吸竟和肺癌有關?

隨著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普及,越來越多早期肺癌病例被發現,使肺癌成為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之冠。空污是主要成因之一,但我們並非毫無防禦能力。事實上,現代空污的嚴重程度,已超過鼻腔天然防禦機制的負荷。鼻子本具過濾與抑菌功能,是呼吸與免疫的重要防線,但約8成國人因鼻部問題改以口呼吸,讓污染空氣直達肺部,進一步增加罹癌風險。

良醫問診

良醫問診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部

由良醫編輯群採訪各科別權威醫師,透過專訪為民眾解答常見的疾病問題,解析最新醫療趨勢。本專欄為隔週一期,並同步刊登於《商業周刊》。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