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吃什麼比較快好?不能吃什麼?皮蛇飲食宜忌總整理

預防帶狀皰疹要注意均衡飲食、養成運動習慣、睡眠時間充足、適時壓力緩解、足夠水分攝取,並建議高風險族群經醫師評估後接種帶狀皰疹疫苗。(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皮蛇是什麼?認識帶狀皰疹
降低帶狀疱疹風險 7大營養素不可少
皮蛇飲食補充4大營養素
皮蛇不能吃什麼?皮蛇飲食禁忌整理
皮蛇可以吃什麼?每日飲食建議表
{DS}
皮蛇為帶狀皰疹的俗稱,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神經皮膚疾病。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潛伏在體內神經節的病毒便可能重新活化,引發如刀割般的劇烈神經痛及沿著神經分布出現的紅疹與水泡。除了藥物治療外,正確的皮蛇飲食也是減輕不適、促進皮膚修復與加快痊癒的重要輔助方式。以下整理說明皮蛇飲食宜忌。
皮蛇是什麼?認識帶狀皰疹
根據亞東醫院衛教資料指出,皮蛇的病因為患者曾得過水痘,於痊癒後病毒潛伏在體內背根神經節處,在中老年或免疫力差時,病毒再度活化發作形成帶狀皰疹。通常好發於免疫力低下的成人,尤其是50歲以上長者或長期壓力大、熬夜、慢性病患者。
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衛教資料指出,帶狀皰疹症狀包括以下三階段表現:
- 先兆期:以神經痛為主,可能會有燒灼感、刺痛、搔癢。
- 皮疹期:在先兆期過後的數天內,疼痛部位會出現一群紅色丘疹與水泡,沿著神經分布區呈現帶狀或線狀排列。這些水泡接著可能演變成膿泡或血泡。通常在水泡出現後的7~10天內逐漸結痂,並在2~3週內脫落。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局部淋巴結腫大、觸痛或發燒等全身性症狀。
- 皰疹後神經痛:神經受損後恢復期較長,常有病患在皮疹完全復原後仍產生疼痛的情形。神經受損嚴重的患者「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甚有可能持續達數年之久。
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人而言,水泡通常侷限在鄰近的一至三個皮節內,且只出現在身體單側。然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例如癌症、愛滋病、接受洗腎治療,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與類固醇)則可能出現分布更廣泛、甚至全身性的散發性水泡。
降低帶狀疱疹風險 7大營養素不可少
想要預防帶狀疱疹(俗稱皮蛇)的發作,除了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與免疫功能,飲食中的營養攝取也扮演著關鍵角色。多項研究顯示,特定維生素與礦物質與降低罹患皮蛇的風險有明顯關聯。其中,維生素C的攝取量與帶狀疱疹的發生率呈負相關,意味著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可能有助於減少病毒活化的機會。針對60歲以上的長者,研究也指出,適量攝取鐵質有助於降低皮蛇發作的風險。
根據台灣家家庭家庭醫學會資料指出,綜合攝取以下7種微量營養素,透過營養素的協同作用,可能對穩定免疫系統、降低帶狀疱疹風險具有加乘效果。建議日常飲食中應留意這些營養的攝取,對於年長者與免疫力較弱者而言,特別值得重視。7種微量營養素包括:
- 維生素A
- 維生素B6
- 維生素C
- 維生素E
- 葉酸
- 鋅
- 鐵
皮蛇飲食補充4大營養素
中山附醫營養科營養師張靖欣建議,預防帶狀皰疹要注意均衡飲食、養成運動習慣、睡眠時間充足、適時壓力緩解、足夠水分攝取,以及高風險族群經醫師評估後接種帶狀皰疹疫苗。至於皮蛇飲食,張靖欣提醒可多補充以下4種營養素以提升免疫力:
皮蛇飲食: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包含B1、B2、B6、葉酸與B12,對神經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這些營養素能幫助維持神經細胞膜的完整性、提升神經傳導效率,同時參與能量代謝,有助於提高身體對抗病毒的能力。
在壓力大、熬夜或患病期間,維生素B群的消耗量會明顯增加,適當補充有助於減輕神經疼痛並促進神經修復。
食物來源:瘦肉、全穀類、堅果、蛋、乳製品、深綠色蔬菜等。
皮蛇飲食:維生素C
維生素C參與重要神經傳導物質與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的合成,能幫助身體應對壓力與發炎狀態。此外,維生素C是強效抗氧化劑,有助於提升白血球功能、促進免疫力、對抗病毒入侵。
食物來源:新鮮蔬果,特別是芭樂、奇異果、柳橙、甜椒、青花菜等含量最為豐富。
皮蛇飲食:鋅
鋅是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能參與免疫細胞的生成與分化,對於防止皮蛇病毒(帶狀皰疹病毒)復發具有一定幫助。缺鋅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延緩康復進程。
食物來源:肉類、魚類、牡蠣、蛤蠣等貝類海鮮,全穀類亦含有一定含量。
皮蛇飲食: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抗體與修復組織的基本材料,當攝取不足時,免疫系統將難以正常發揮作用。選擇生物利用率高的優質蛋白,有助於加強免疫反應與神經組織修復。
食物來源:魚肉、雞肉、蛋、豆腐、豆漿、起司與牛奶等都是不錯選擇。
皮蛇不能吃什麼?皮蛇飲食禁忌整理
皮蛇飲食最重要的原則為保持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與避免壓力。除了積極補充營養,也要避開可能誘發或加重皮蛇症狀的食物,包括高油、高糖等食物。以下是常見的「皮蛇不能吃什麼」清單:
食物類別 | 原因 | 飲食禁忌 |
含精製糖與高升糖指數食物 | 糖分會削弱免疫系統並助長體內炎症,對皮蛇復原不利。 |
|
高精緻油脂與油炸食品 | 會加重體內自由基與發炎反應。 |
|
含咖啡因與酒精 | 刺激神經系統、削弱免疫力,延長修復時間。 |
|
辛辣刺激物 | 誘發發炎反應 |
|
另外,常有患者常問「帶狀疱疹可以喝咖啡嗎?」對此,李士虹皮膚科診所暨醫美微整中心撰文指出,帶狀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的皮膚病,在治療過程中,飲食輔助治療也不可忽視,應少喝咖啡濃茶等興奮神經的飲品;儘量少吃或不吃發性食物、生薑、辣椒、牛羊肉以及煎炸類食物等。
而坊間傳帶狀疱疹不能吃雞蛋的迷思。成大醫院表示,吃雞蛋並不會讓帶狀皰疹更嚴重。而坊間常說雞肉、竹筍、咖啡、酒等亦不能進食,也無任何醫學證據支持。
皮蛇可以吃什麼?每日飲食建議表
皮蛇(帶狀皰疹)雖然常見,但其神經痛與後遺症對生活影響深遠。除了配合醫師開立的抗病毒藥與止痛藥,良好的飲食調理更是復原不可或缺的一環。透過富含抗發炎、護神經與強化免疫的皮蛇食療飲食,不僅可舒緩症狀,還能預防再次復發。
餐次 | 推薦食材 | 功能 |
早餐 | 燕麥+豆漿+香蕉+堅果少許 | 提供B群、抗氧化、穩定神經 |
午餐 | 糙米飯+蒸雞胸肉+青花菜+紅蘿蔔 | 補蛋白質、抗發炎、強免疫 |
下午茶 | 一顆奇異果+無糖優格 | 補充維生素C與益生菌、促進修復 |
晚餐 | 地瓜+鮭魚+菠菜炒蛋 | Omega-3、蛋白質、神經修復 |
睡前飲品 | 溫豆漿或甘菊茶 | 放鬆神經、幫助睡眠 |
*以上僅供參考,若有任何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療人員,或有任何飲食疑問請諮詢營養專家。
參考資料:亞東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馬鳳吟營養師、中山醫訊、李士虹皮膚科診所暨醫美微整中心、成大醫院、台灣家家庭家庭醫學會
【延伸閱讀】
50歲以上腎臟病患要當心!免疫低下恐讓帶狀皰疹爬上身...醫籲接種1疫苗遠離皮蛇威脅
長期高壓恐增帶狀皰疹風險!工程師、醫護...最爆肝6行業要小心,醫教預防策略遠離皮蛇危機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