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情緒暴衝、亂花錢?警覺「躁症、輕躁症」上身!精神科醫師教你自我檢查

躁症是腦部細胞的過度活躍,情緒上大喜(過度的興高采烈),大怒(不適當的發怒、咆嘯、衝突),甚至大悲(痛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躁症是腦部細胞的過度活躍,情緒上大喜(過度的興高采烈),大怒(不適當的發怒、咆嘯、衝突),甚至大悲(痛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醫師,我這個月情緒失控兩次,很大聲的怒罵爸爸,罵完之後自己大哭,連續兩天都有自殺意念。」

她抱怨入睡變困難了,睡眠變短了不少,來門診時臉上的妝也比之前誇張很多。

「醫師,我最近超愛買東西,無法控制。昨天在一個購物網站上下了10個單,今天就運來了5件,自己都覺得誇張。」

這個病人有輕微躁症的病史,但看起來除了精神奕奕、面帶喜色之外,並沒有特別之處,要是沒有仔細詢問到這一段,其實會誤診。

這兩個病人都是雙極情感性疾患,就是一般大家說的躁鬱症,這一次應該是輕微躁症又發作了,正式的說法是進入輕躁期。雙極情感性疾患分為躁期跟鬱期,躁又分為躁期(重度),跟輕躁期。

躁期(重度)的診斷很容易,因為發作起來可能好幾個禮拜,甚至好幾個月都幾乎不用睡覺、話超多、想法多、自以為很棒、瘋狂購物、大喜大怒大悲,一般都需要住院治療。一個精神科醫師,假如當病人嚴重躁症時都還診斷不出來,那應該被取消專科醫師執照。

輕微躁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病人有時的症狀會被認為只是一陣子比較亢奮,誤診的機會其實很高。尤其當病人的主要訴求只是入睡困難,白天煩躁的時候。

輕微躁症是容易被忽略、被誤診的

一些研究顯示,加上我自己的臨床經驗,躁症是腦部細胞的過度活躍,情緒上大喜(過度的興高采烈),大怒(不適當的發怒、咆嘯、衝突),甚至大悲(痛哭),其他症狀包括:

1. 自尊膨脹或誇大,過度高估自己的能力
2. 睡眠需求降低,如只睡3小時就覺得休息足夠,甚至都不睡仍精神奕奕
3. 比平常說話多很多,速度很快、滔滔不絕無法停止,講話易激動
4. 思緒飛躍,或主觀想法洶湧而出,一個接一個
5. 注意力易被小事,或不相關的外在刺激而分散,難以集中
6. 增加目標導向的活動(社交、性行為、職場或學校過度參與),愛管閒事、過分自信及慷慨,或者精神動作激動
7. 進行可能有痛苦後果的活動,例如不停採購、隨意性的冒險行為,或貿然投資

躁症跟輕躁症的差別在於睡眠、跟自我控制能力;躁症可以完全不睡覺,輕躁症仍需睡眠,只是明顯減少,至少比平常短兩個小時以上。躁症病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想法、慾望、行為;而輕躁症病人則能意識到自己跟平常不一樣,飛躍的思考、花錢的慾望、情緒的高亢還可以駕馭。但是偶而也會失控,變成街頭的咆嘯哥、咆嘯姐。輕躁症時病人常會覺得自己正常,只是“太有精神“,別人太糟糕。但是對真正孰悉他的人來看,他其實走了鐘,跟慣常的樣子有明顯差別。

輕躁症有時很輕微,持續一兩周到數個月,往往病人沒自覺。就像一開始舉的兩個病例,尤其是第二個,單單就外表、言行舉止是看不太出來異樣的。要是醫師跟病人不夠熟,看診時間太短,或者醫師知識經驗不夠老到的時候。沒有適時、及時診斷出輕躁症,有時病人付出的代價很可觀。

這一個春天氣候變化極大、極快,是輕躁症很危險、易發作的季節

今年的春天很特別,氣候變化太快,好像從濕冷的冬天一下子跳到了夏天,這種快速轉變最容易躁症、輕躁症發作了。最近一個月,每個禮拜都會遇到復發的病人,老實說,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看到的“盛況”。

所有曾經有過躁期症狀被診斷過雙極情感性疾患吃高劑量抗憂鬱藥物(高劑量抗憂鬱藥物會增加輕躁期發作機率上升)的病人,都要小心躁期發作,尤其是輕躁症。輕躁症雖然症狀較輕微,但是帶來的問題可能很巨大,比如刷爆卡、因煩躁跟人發生衝突,或因過度自信的判斷亂投資、被詐騙。這些往往事後、輕躁期恢復之後,是無法彌補的錯誤與悔恨。趕快找醫師,用藥讓過度亢奮的腦部穩定下來,絕對是當務之急。

面對這個危險的春天,當睡眠出現時間縮短、依然有精神、覺得自己亢奮,感到能力變強、莫名的煩躁易怒、亂花錢購物、性慾上升,小心自己是否得到輕躁症,或者輕躁症復發了!請盡快求診精神科醫師。

延伸閱讀
長輩失眠、記憶力差...是憂鬱、失智,還是「躁鬱症」?精神科醫師教你:初步先透過「4狀況、2檢查」判斷
每100人就有5人會這樣...一點小事就生氣爆炸,是「脾氣差」還是「躁鬱症」?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曾耀儀

黃偉俐醫師的精神診療室

黃偉俐醫師的精神診療室

查看全部

黃偉俐 醫師

現任 偉俐民生身心診所資深主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黃偉俐醫師粉絲團
偉俐民生身心診所
黃偉俐身心科診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