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垃圾桶!周慕姿告訴你:好好先生、小姐的壓抑情緒,為何總是炸在最親的人身上?

總是「以愛為名」,覺得我就是愛你,才會「表達真實的自己」,那其實是個連自己都誤會的「陷阱」,不但無助於改善對外的人際關係,還可能傷害對內的親密關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好好先生/小姐難以立下情緒界限
很多時候,當我們「情緒界限」不清楚時,我們會因為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與評價,使得我們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感受:擔心讓對方覺得不舒服、擔心自己做了什麼,造成別人的困擾⋯⋯我們對自己要求極高,不敢麻煩別人一絲一毫。
問題是,有的時候,有些人並不會以同等的態度對待我們,使得我們可能必須忍耐著界限被侵犯的不舒服,甚至忍耐著憤怒等情緒,以避免衝突場面,以免「讓別人不舒服」。
於是,我們帶著這種不舒服、憤怒、被侵犯的感覺回家,與親密他人相處。這個人可能是我們的伴侶,甚至可能是我們的家人。
然後,他們可能對我們做了一些事情,那件事情讓我感覺我的界限被侵犯;於是,白天的那些「新仇舊恨」全部被召喚回來,就在這件與親密他人的小事中爆發。然後,我們表達生氣;或許對方試著理解我們,於是我們突然覺得好過了一些。
也有可能,對方覺得受傷,覺得「為什麼一點小事,你都要對我發脾氣」,兩個人因此吵了起來,一方覺得「對方不在乎我」,另一方覺得「就是對方的錯,是他這麼做,才害我發脾氣」。
實際上,在外是好好先生/小姐的另一半,回家後,卻變成另外一個人。有些時候,的確不是因為不在乎另一半或家人,而是因為覺得這個關係是安全的,覺得這個人是在乎自己的;所以,即使我對他表現出我最任性的一面,他都會包容我,就算生氣,也不會跟我生氣太久。
他們心裡明白:「我的家人/伴侶,他/她不會因為我生氣、我任性,就拋棄我。」
因為這種對這段關係與這個人的信任感,使得他們會更容易對這些人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感受。
但這的確是有一個陷阱存在:這也使得這些好好先生/小姐,容易把沒有對別人發作的脾氣,帶回家借題發揮,趁機發作。
這並不代表他們是故意做這件事,而是因為,原本好好先生/小姐的困難,就是「建立界限、表達被侵犯界限的不舒服感受」。
而對外,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沒有處理;帶回家之後,因為與親密他人很容易會出現界限不清,或踩線的行為,這也使得這些「好人」,容易感受到白天那些不舒服的情緒「重現」;也就是說,類似的行為,使得白天或過去那些未處理表達的情緒被召喚出來,使得現在發生的這件事變得難以忍受⋯⋯於是,他們爆發!
如果自己沒分清楚這一點,總是「以愛為名」,覺得我就是愛你,才會「表達真實的自己」,那其實是個連自己都誤會的「陷阱」:你表達的不只是真實的自己,而有部分,是把自己不敢對別人表達的感受,發作在你以為可以發作的人身上。
這麼做,不但無助於改善對外的人際關係,還可能傷害對內的親密關係。
如果你是個好好先生/小姐,或你的伴侶/家人是這樣的人,試著鼓勵自己或他,試著學會在別人侵犯自我界限時,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此,不但可以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互動、感受,讓自己不用這麼辛苦,也不會讓家人或伴侶總是「掃到颱風尾」。
另外,如果你的親密他人會如此對你「任性」,除了理解對方外,適當表達你的界限與不舒服的感受,讓對方瞭解你,讓對方有機會學著調整,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關係黑洞:「不安全感」如何宰制我們的人生,如何突圍? 作者簡介 諮商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2017年誠品暢銷榜冠軍、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博客來年度暢銷TOP2《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作者,而《情緒勒索》一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泰國、越南、星馬、印尼版權。另著有《關係黑洞》、《他們都說妳「應該」》、《過度努力》、《羞辱創傷》、《親密恐懼》五本書。其中《情緒勒索》、《過度努力》、《羞辱創傷》及《親密恐懼》分別獲選為文化部《Books From Taiwan》選書。除去心理師/作家身分,另外也是民謠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的主唱,2020年12月推出第三張台語專輯:《噤夢》。 另有主持Podcast/YouTube頻道:《周慕姿放心說》。 從傳播到心理諮商、心理師到金屬樂團主唱,不管在哪裡,似乎都是個「非典型」角色,對她而言,「接納自己,獲得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周慕姿放心說》Podcast:open.firstory.me/user/muerstalk
作者:周慕姿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4/09/06
周慕姿 心理師
周慕姿心理師FB:reurl.cc/m7pVl
心曦心理諮商所FB:reurl.cc/69G1M
官方網站:beasincere.com/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