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39秒

常常頭暈又眼睛糊糊?小心腦發炎傷神經,嚴重影響全身...台大醫告訴你「多發性硬化症」的黃金治療期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陳宛欣 整理2025-04-29

什麼是多發性硬化症?
女性發病率比男性4倍!多發性硬化症致病原因有哪些?
症狀有手腳無力感、視力減退?多發性硬化症的3大類型
多發性硬化症治療新方法!黃金治療時間是……
如何控制多發性硬化症?
罹罕病心裡難接受怎麼辦?

{DS}

🎧 通勤、做家事,【下載】Podcast 《健康問良醫》,讓您健康輕鬆聽

當頭暈、疲憊與視力模糊反覆發生,且頻率越來越高時,可能不只是單純過勞,更有可能是罹患一種容易被忽略的免疫性疾病「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這種疾病常見於年輕人族群,初期症狀輕微且易與其他小毛病混淆,因此特別需要提高警覺。以下就由台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楊智超,帶你深入解析多發性硬化症的成因、警訊與治療方式,幫助大家及早識別,及早介入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什麼是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身的腦部或脊髓,導致各式各樣的症狀。除了頭暈、疲倦與視力模糊之外,病人可能還會出現肢體無力、感覺異常、走路不穩,甚至暈眩或大小便功能失常等問題。由於症狀多變且因人而異,導致不少患者在初期往往未能及時確診。

「多發」指的是疾病在時間與空間上反覆出現神經學症狀,可能同時影響腦部與脊髓的不同區域;而「硬化」則是指組織受損後,像皮膚受傷結疤一樣,腦部組織發炎後形成疤痕。這種結疤現象會導致神經訊號傳導受阻,造成多樣化的臨床症狀,包括感覺異常、肢體無力、視力障礙等。

因此,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上述症狀,且休息後無明顯改善,或症狀反覆、加劇,就應盡快就醫,並尋求「神經科專科醫師」的協助,以便及早診斷與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影響生活品質。

女性發病率比男性4倍!多發性硬化症致病原因有哪些?

多發性硬化症被譽為「千面女郎」,原因之一是它在女性的發病率遠高於男性,約為男性的四倍之多。這種疾病的致病原因目前仍不明確,但推測可能與基因遺傳、維他命D缺乏、病毒感染,甚至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狀態有關。由於了解有限,讓多發性硬化症在初期診斷上更具挑戰性。

儘管目前醫學界提出了許多假說,如基因易感性、環境因子、病毒暴露等,但多發性硬化症的真正起因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因此,早期識別症狀、尋求專業診斷與治療,成為掌握病情、改善生活品質的關鍵。

症狀有手腳無力感、視力減退?多發性硬化症的3大類型

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多變,關鍵在於病變位置的不同。若是攻擊到「視神經」,患者可能會突然出現視力急劇減退的現象;若影響到「運動或感覺神經」,則會出現手腳無力、麻木或感覺異常;若病灶集中在「平衡中樞」,則可能導致走路不穩或頭暈等問題。因此,病灶位置決定了臨床表現的多樣性。

除了發作位置不同外,多發性硬化症在臨床上也依疾病進展模式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最常見的「復發緩解型(RRMS)」,患者的症狀會在發作後有所緩解,自行修復一段時間後又可能再度復發,且每次發作位置可相同也可不同。隨著時間推進,有些患者會進入「次發進展型(SPMS)」,即症狀逐漸惡化,但不再有明顯的急性發作。最後一種則是較為少見的「原發進展型(PPMS)」,患者從一開始症狀就持續惡化,缺乏明顯的復發緩解過程。

多發性硬化症治療新方法!黃金治療時間是……

多發性硬化症的病程發展變化大,尤其是從「復發緩解型」轉為「次發進展型」的過程,對患者影響甚鉅。若沒有接受有效治療,患者發病後約十年,有高達一半的機率會進展為次發進展型,病情將持續惡化,且失去明顯的復發與緩解周期。

不過,隨著現代醫學進步,許多新型藥物能有效減緩疾病進展,延長復發緩解型的階段,降低患者提早惡化的機率。然而,一旦病程進入次發進展型,即使現有藥物仍可部分控制,治療效果已不如疾病早期來得理想。這是因為後期神經退化成分逐漸佔主導地位,而目前針對神經退化的藥物選擇仍有限。

因此,多發性硬化症的治療關鍵,在於「越早發現、越早介入」。早期治療不僅能阻斷發炎過程,還能有效保護神經細胞功能,避免不可逆的損傷。隨著新一代藥物的出現,許多患者的預後已有大幅改善,能夠延緩病情惡化,甚至維持接近正常的生活功能,明顯減少失能的風險。

如何控制多發性硬化症?

除了藥物治療外,復健訓練同樣是控制多發性硬化症不可或缺的一環。儘管部分患者在病情復發後能自行恢復,但也有不少人在發作後留下明顯的身體殘疾,因此,積極的復健介入很重要。運動訓練能促進神經功能的修復與再建,延緩功能退化。臨床上會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由復健老師設計個別化、量身打造的復健計畫,最大限度恢復並維持生活自理能力。

此外,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在多發性硬化症的長期照護中扮演關鍵角色。隨著病情進展,有些患者可能逐步出現行動不便的情形,甚至需要使用輔具輔助,如輪椅、拐杖或助行器等。透過專業復健評估,選擇適合患者的輔具,能有效提升行動便利性與生活品質。

罹罕病心裡難接受怎麼辦?

多發性硬化症屬於罕見疾病,許多患者在確診初期常因陌生與不確定性感到極大惶恐。這類疾病的進展速度與發作頻率難以預測,對心理造成不小壓力。不過,隨著醫學進步,現在已有許多有效藥物能控制病情,無論是在復發緩解型或次發進展型階段,都能透過密切的醫病合作、及早治療與定期回診,大幅延緩疾病惡化,幫助患者長期維持良好功能狀態。

面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家庭的支持同樣扮演關鍵角色。病患在日常生活、求學或就業過程中,可能因行動或體力受限而需額外協助。家人與朋友應成為病患堅強的後盾,不僅分擔日常負擔,更要體諒患者容易疲憊的身體狀況。透過更多理解與包容,不僅能減輕患者壓力,也能讓他們在身心上獲得更好的支持與力量。

想聽更多「健康問良醫」podcast內容請上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